close

近來在網站上看了好幾個洋名也叫「史賓賽」的,不會這個偏冷的名字要翻身了吧!

      

1982年八月我退伍了;退伍前的一個月我就開始找工作、尋頭路了,無奈那年的景氣是有些低迷,到了十月還是賦閒在家,心情真是糟透了!

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的一位莫逆之交,有一天好心的打了電話來問我說,要不要到他舅舅上班的外商手錶製造公司碰碰運氣、試試看!

二話不說的,我提了包包、帶了履歷就北上到中壢去了。

或許是衝著同學舅舅的面子,我莫名的就被錄用了。

任用我的那個部門是「成本會計部」。

我大學讀的是企業管理,所謂的「企管」就是什麼都學,可是卻什麼都不專精......

「成本會計」可是個令我畏懼的名詞;一來,大三修這門課時,老師嘰哩呱啦的講了一堆,我就是從沒聽懂過;再者,期末考的前兩天我脖子淋巴腫的做鼻咽組織切片檢查去了......,所以說這不是靠關係、走後門,那是什麼呢!

妙的是,接著的卅年我卻是主任、部經理、處長的一路在這領域裡打滾著..........

 

上班的第一天,和藹可親的年輕經理問了我可否有英文名字。

經理解釋著說,由於英文書信、公文與英語交談、討論的需要,洋公司的黃臉孔員工也需要有「陰溝流水」的名字;因為中文名字的音譯會讓老外叫出怪腔怪調的名字,搞得大家一團霧水!

他好心的提點,是可以使用中文譯名的縮寫,可是這造成同名的機會很高,再碰到是同姓時,那就挺麻煩了。

這也是!那是有著一堆人的譯名縮寫是C. J.的呢!

經理又溫馨的建議了說,取洋名字也要留意諧音與避免特別怪異的名字。

或許是看到了我一臉狐疑的表情,經理笑笑的趕緊接著說:「不急!不急!想一想再決定吧!」

 

接下來的幾天,我是正經八百的思考著這個問題。

就用大學上英文課時的Jerry吧!

可是這Jerry好像也是有些菜市場名勒!

那個大一英文老師;Sister Mary叫我的Lobster呢?

喔!那可不行,那是綽號、別名呢!

那.......又該要取什麼呢?

就在舉棋不定,我煩躁的翻著手上的時代雜誌時,看到了一位撰文者叫「史賓賽‧........」什麼的。

眼前頓時浮現了電影「老人與海」,「山」,「誰來晚餐」的主角史賓塞‧屈賽( Spencer Tracy)帥氣、穩重的影像..........

「史賓賽」就這樣的一直使用了下來!

 

這洋名字使用之初,同事們都對這較鮮見的名字好奇著。

看來,我是矇到了一個有些識別度的洋名了!

可是,一位喜欺生、好捉弄人,又常看西洋電影的同事聽了我叫「史賓賽」後,一臉的似笑不笑讓我有了不安的感覺!

此後,隔個一陣子總會從辦公室的那頭聽到有人吼著:
『史賓賽‧ㄎㄧ ㄒㄧˋ (台語:去死;「屈賽」的諧音),你又給了我兜不攏的數字了........ 』

接著,辦公室就會爆出不絕的哄堂笑聲!

那當下,我是有些後悔選擇了這個名字。

後來想想,就只是個洋名字,也不過在上班有需要的場合才用得到;哪天換了公司,換個新的也行。

況且在普通時候,一個黃臉孔也不至於會不搭調的使用著洋名字,所以也就不再怎麼在意了!

 

然而,在某次出差辦護照時,熱心的秘書小姐幫我把「史賓賽」也加了上去。

自此,我除了是C.J.,也叫「史賓賽」,「史賓賽」和我就結上了不解之緣。

這麼多年下來,許多同事與合作夥伴叫慣了我「史賓賽」,猜想他們可能都叫不出我的中文名字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樹 的頭像
    老樹

    老樹弄是非

    老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